“现代文学最后的大师” 塞巴尔德作品面世,诺奖最遗憾错失的德语文学中文版首次出版
2023-08-20 16:04:51 个人图书馆-置身于宁静

文 | 新民说

对中国读者来说,W.G. 塞巴尔德这个名字略感陌生。但在塞巴尔德的故乡,他是比肩托马斯·曼和博尔赫斯的大师,是被公认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级别的作家。《泰晤士报》称他为“21世纪的乔伊斯”,《纽约时报》说“大多数作家,即使优秀的那些,写能够被写出的东西;而非常伟大的那些,写无法被写出的东西,譬如塞巴尔德。”


(资料图片)

塞巴尔德的作品横扫欧美各大文学奖,包括柏林文学奖、不莱梅文学奖、海涅奖、海因里希·伯尔文学奖等,更是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他开创性的写作风格,格一直深刻影响着同时代以及后来的写作者们。

塞巴尔德不仅仅征服了媒体和奖项。英国著名文学批评家詹姆斯·伍德评价说“在其伟大的作品中,塞巴尔德造访了那遥远的时间的另一头”。西方当代最重要的女知识分子苏珊·桑塔格,在《泰晤士文学副刊》撰文,提出“文学大师是否存在”的问题,但在结论中她认为“就英文世界来说,尚有几人存在,其中之一就是W. G. 塞巴尔德”。

一如媒体所言,若你认为现代文学已死,试试塞巴尔德吧。

中文世界里的陌生客,或是诺贝尔文学奖最大遗珠

塞巴尔德,1944 年生于德国的塞巴尔德,1967 年毕业于瑞士弗里堡大学,1970 年起在英国东英吉利大学任职。1980 年代起他开始文学创作。塞巴尔德大器晚成,《晕眩》是塞巴尔德的第一本小说,语言简朴优雅,被称为" 文学类型的杂烩 "。《移民》是他的成名作,发表于1992 年。随后《土星之环》发表于1995 年。六年后,长篇小说《奥斯特利茨》出版,这部作品使塞巴尔德进入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的行列。

也就是在这一年年末,塞巴尔德驱车时突然一阵心绞痛,迎头撞上一辆卡车,随即身亡,年仅五十七岁。这场意外是世界文坛的巨大损失,一代开山立派宗师陨落,也让塞巴尔德成为诺奖的沧海遗珠。

塞巴尔德英年早逝,是文学界的不幸,但他身后留下的著作,却极有份量。他的四部诗体小说:《晕眩》《异乡人》《土星之环》《奥斯特利茨》,每一部都与众不同,熔回忆录、小说、游记、历史等于一炉,锻造出一种全新的文学体裁。2000年,苏珊·桑塔格在《泰晤士文学副刊》撰文,提出“文学大师是否存在”的问题,但在结论中她认为“就英文世界来说,尚有几人存在,其中之一就是W. G. 塞巴尔德”。

据资料说,塞巴尔德是考虑到学术出版的种种限制,才转向“创意写作”的。“开始时他在东英吉利大学讲授德语文学,那时出版的是学术书籍。但他感到越来越沮丧,转而书写他所谓的“偏离性”的东西,也即打破了现实与虚构的界限,当然这不属于学术范畴”。塞巴尔德有时把自己的作品称为“纪实小说”,揉合了看似无法调和的元素。

一代开山立派文学宗师,“托马斯·曼之后最精微有力德语小说”

塞巴尔德的小说,以创新书写方法锻造出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文学体裁。有人把他这种揉合了各种元素的写法称为 " 创意写作 ",或是 " 塞巴尔德的漫谈 "。

塞巴尔德打破现实与虚构的界限,推翻虚构与非虚构的壁垒。他放弃叙事小说的常规要素——情节、角色、事件、节奏、冲突、高潮,以平缓节制漫谈式的文本叙述,夹杂大量的黑白照片为历史写照,呈现作品的纪实面貌。在塞巴尔德看来,照片如同现实,终究会消失在时间的灰尘中,而留存影像,只是为了挽留历史的瞬间。他个人有收藏照片的习惯,也会到处拍摄照片。小说中他所使用的大部分照片都是真实的,但也有一小部分出于小说的要求进行虚构。

塞巴尔德这种写作风格,被看作是博尔赫斯以来,消除或重塑叙事小说界限的第一人。

他的作品处于虚构与事实的边界,处于悬而不决、尚存争议的领域。这种体裁上的模棱两可,在他的散文中也有所体现,其文字总是在离散中行进。落在纸张上的书写本身,成了所指的一个虚幻的、摇曳的影子。换句话说,塞巴尔德看似在写的东西,与他希望读者理解的东西,两者相去甚远。

风格独特不是他受人欢迎的真正原因。真正的原因是,他的书写里含有一种伦理幅度,一种疲乏忧伤的智慧,它超越了文学,而有了神谕的作用。阅读他的文字,犹如在梦中领受教寓。塞巴尔德全新的叙述方式,能让读者得到不加调和的最纯粹的表达,得到一种看似超然度外的声音。

“如幽灵一般书写”,二十世纪晚期最有创意的作家

心理分析学家亚当·菲利普(Adam Phillip)曾说:“塞巴尔德是某一类新型的历史学家,而非某一类新型的小说家”。

塞巴尔德1944年出生于巴伐利亚,在战争所致的阴影下长大成人。他后来才知道,他的父亲曾在纳粹军队服役,并参与了1939年对波兰的入侵。和他同时代无数的德国人一样, 他的父亲拒绝提及战争中的经历,而他的沉默,连同战后整个德国的沉默,是导致塞巴尔德叙事模式的真正原因:处处忍辱含耻,处处迂回受阻。

塞巴尔德深信, 德国新近的历史,是一段不可直接书写的历史,因为它巨大的恐惧,使人丧失了伦理与理性的思考能力,这些恐惧只能间接叙述。说养蚕是针对欧洲犹太人的一个“隐喻”,是远远不够的。与其说它是理解大屠杀的一种方式,还不如说它使人们意识到,对大屠杀的理解,有多么不易。

青年作者瞿瑞说,“塞巴尔德生活在二十世纪后半叶(1944-2001),生活地域则辗转于瑞士、英国、德国之间,某种程度上讲,属于二战幸存者的后代。他笔下的故事大多也发生在这个时间段他笔下的故事大多也聚焦于这一代人的精神世界:在历史的阴影中,人如何持续受到伤害,并且走向死亡的?一系列对客观物的精确观察以及丰富的内心精神变奏,被赋予一个幽灵般的主体。”

塞巴尔德的作品,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有一种幽灵般的特质。Mark O’Connell 在《纽约客》上评论塞巴尔德时说,从主题而言,被欧洲晚近的历史鬼魅所困惑;就风格而言,它有一种挥之不去的冰凉语气。与塞巴尔德自己的意外亡故不同,他的作品总会让读者觉得,叙述者来自荒坟野墓。过去突然变成现在,现在似乎又被漫长的过去纠缠。

英国作家杰夫·戴尔提到这种奇诡的、幽灵般的书写经验:“塞巴尔德作品的最重要特质是幽灵特质。如人所言——他如幽灵一般书写。他是二十世纪晚期最有创意的作家,可他的创意部分来自他的文风,犹如十九世纪的出土文物。”

翻译家潘小松评价说,“塞巴尔德生活在忧郁的阴影中,他的文字里透着乡思,有一种固定的韵致,有着 " 钟声般的庄严 "。

悲痛,绝美,奇异,萦绕不去……塞巴尔德的秘密是他将自己视为在这个时代似乎已显过时的良心之声,他为逝者呼吁,不忘正义。极少数能让人意识到语言之魅力的作家。

2019年起,新民说·广西师大出版社陆续推出了德国作家 W. G. 塞巴尔德三部作品,分别是《奥斯特利茨》《移民》以及不久前面世的《土星之环》,2020年底第四部作品《眩晕》也将和读者见面。这四部作品,被看作是塞巴尔德最为重要的四部诗体小说,也是首次被完整引进中文世界,读者可直接感受当代德国最重要、最富于历史责任感的作家的文字魅力,聆听“来自高处的声音”。塞巴尔德作品多反映局外人、外乡人的命运,就像他自己离开家乡到异地谋生,此次中文版的集体亮相,将带我们走入历史,去寻踪那已经湮没风尘的沧桑往事。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