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8月9日消息(记者 蒙健)近年来,海口市以知识产权为重要抓手,深入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让企业“知产”变“资产”,助力企业创新发展。8月9日,记者从海口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今年上半年,海口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总额约4.3亿元。
资料图:海口世纪大桥。记者 汪承贤 摄
“正是有了‘海口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方式’,解决了我们在研发遇到资金瓶颈时的困难。”海南苏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生生物)董事长曾胜展示了一款于今年3月刚上市的可调节带袢钛板。这根看起来如尼龙绳一样的产品,却是可植入人体的Ⅲ类医疗器械。正因其独特的设计,让苏生生物将“知产”变成了“资产”。
对于医疗器械而言,越能早上市,就意味着越能抢占更多市场份额,带来更可观的利润。然而就在去年7月,一款苏生生物研发3年、用于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的医疗器械,因为遇到资金瓶颈,卡在了上市前最后的实验环节。
正当曾胜还在为资金的问题发愁时,他了解到海口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方式。区别于以不动产作为抵押物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的传统方式,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是指企业或个人以合法拥有的专利权、商标权等无形资产作为质押物,从银行获得贷款的一种融资方式。
于是抱着尝试的心态,苏生生物以13项专利作为质押向银行申请了1000万元的知识产权贷款。“那时我以为至少要3个月才通过,可没想到,仅用了两个星期资金便成功到位。”令曾胜没想到的是,公司的专利果真能变成真金白银。苏生生物立即将这些资金投入到医疗器械新产品的研发中。紧接着,在研的富血小板血浆制备器、4K医用内窥镜摄像系统等多个产品也恢复活力、相继上市。
苏生生物13张曾经难以变现的普通专利证书,仅在一年时间内就“点石成金”,“变”出获批上市的国家Ⅱ类、Ⅲ类医疗器械注册证。银行提供的贷款资金周转难题,也让苏生生物有更多资金投入技术研发,扩展市场。
通过“知产”变“资产”的方式助力更多创新型企业走出“轻资产、缺担保”困境、实现知识产权价值应用,更好地支持科创企业发展,为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金融动能。
据统计,截至今年上半年,海口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总额约4.3亿元。下一步,海口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将不断扩大海口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规模,引导支持企业通过“知产”引来“资产”,实现知识产权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优势,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知识产权融资创新,助力企业快速发展。(蒙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