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全媒+”
(相关资料图)
原标题:“海底穿针”的沉管测量专家锁旭宏
在深中通道海底隧道管节最终接头合龙后,锁旭宏(中)和团队成员庆贺(2023年6月11日)。
34岁的高级工程师锁旭宏自2012年走出大学校门,这个西北汉子扎根到南海之滨的桂山岛上,一干就是11年。从港珠澳大桥到深中通道,他始终奋斗在粤港澳大湾区最火热的建设一线。
在海底一个一个精准对接沉管,最大难题之一就是测量测控,必须要给海底施工安装一双“慧眼”。在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安装工程中,锁旭宏和团队成功掌握了外海巨型沉管隧道安装测控技术、实现毫米级对接精度,创造“滴水不漏”的世界奇迹。
2018年,锁旭宏转战又一个超级工程——深中通道。在深中通道沉管施工之初,锁旭宏团队在自主研发的新型测控软件上引入精度、稳定性和自主性更有保证的北斗系统,实现了连续多节沉管零偏差对接,这在世界上都是没有先例的,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海底穿针”。
2023年6月11日凌晨,锁旭宏带领团队成功保障世界最长最宽的钢壳沉管隧道——深中通道海底隧道管节最终接头合龙,32个8万吨级的管节和最终接头犹如海底巨龙横卧珠江口,为这条全长24公里、集“隧、岛、桥、水下互通”于一体的超级跨海集群工程打通关键环节。
正在攻读测绘科学与技术博士学位的锁旭宏,目标研发出全智能化沉管施工管理系统,开启沉管隧道“一键入海”新时代。
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
在珠海牛头岛沉管智慧工厂,锁旭宏(右)和队友对深中通道海底隧道最后一个管节(非标准管节、含最终接头)进行测量(2023年1月31日摄)。
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
锁旭宏(右二)在“一航津安1”号沉管运输安装一体船驾驶台观察航线(2022年1月14日摄)。
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
深中通道E16沉管安装完成后,锁旭宏(左二)和团队总结工作(2022年1月15日摄)。
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
在“一航津安1”号沉管运输安装一体船挂载的E19沉管上,锁旭宏(左一)跟潜水员叮嘱拆解水下双目摄影定位设备要注意的情况(2022年7月22日摄)。
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
锁旭宏检查“一航津安1”号沉管运输安装一体船上的北斗卫星数据接收设备(2022年7月22日摄)。
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
锁旭宏(右)指导队友检查“一航津安1”号沉管运输安装一体船上的北斗卫星数据接收设备(2022年7月22日摄)。
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
锁旭宏检查“一航津安1”号沉管运输安装一体船上的北斗卫星数据接收设备(2022年7月22日摄)。
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
锁旭宏(右)和队友在“一航津安1”号沉管运输安装一体船搭载的E19沉管上检查北斗卫星定位精准测量(2022年7月22日摄)。
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
在“一航津安1”号沉管运输安装一体船挂载的E19沉管上,锁旭宏在沉管安装前最后检查一遍水下拉线设备工作状况(2022年7月23日摄)。
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
锁旭宏在“一航津安1”号沉管运输安装一体船上检查搭载的E16沉管上的测量装备(2022年1月14日摄)。
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
锁旭宏(左)带领团队在“一航津安1”号沉管运输安装一体船搭载的E16沉管上检查北斗卫星定位精准测量(2022年1月14日摄)。
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
在“一航津安1”号沉管运输安装一体船挂载的E19沉管上,锁旭宏(左一)跟潜水员叮嘱拆解水下双目摄影定位设备要注意的情况(2022年7月22日摄)。 )
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
锁旭宏从“一航津安1”号沉管运输安装一体船前甲板设备房取出设备准备工作(2022年7月22日摄)。
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
“一航津安1”号沉管运输安装一体船将E23管节和最终接头浮运至安装现场(无人机照片,2023年6月8日摄)。
新华社发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