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上海车展虽然已经过去,但这届车展的影响力,仍在持续发酵。
(资料图)
比如,刷爆汽车圈的新闻,大众高层在观展后,回国换掉了本土的软件团队。又比如,有分析人士猜测,长安与吉利握手,源于双方在车展上激烈碰撞后,发现或许联手才能共同对抗激烈竞争的市场,等等。
而本次车展最显性的主题,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世界汽车产业,攻守易形了,从此以后,寇可往,我亦可往。”
过去几年的行业共识,在本次车展获得了充分印证,比如中国电动车产业的全面领先,中国自主品牌从“落后挨骂”到“万众仰望”等等,如果要说,中国是怎么走到今天这步的,有人说是加入了全球化大分工,融入了国际大市场,有人说是中国人争气,核心技术都在自己手中,还实现了弯道超车。
这些道理,网上有很多,都是老生常谈,怎么讲都对,就不再赘述。但是隔了将近20年,我们再要这么认识这件事,就太简单化了。
最近,我在北京大学路风教授的著作《走向自主创新》一书中,获得了一个不一样的洞见。这个洞见可以说是贯穿整个上海车展,甚至是贯穿整个中国汽车产业的隐秘主线。
01
两间教室的启发:不缺钱不缺技术,为啥还是学不会?
在揭晓答案之前,我们先来想象两间教室。
第一间教室里,有名师,有最先进的大纲和材料,还有助教带着你学习。
第二间教室,只有你一个人,你脑子里只有一个要学成的念头,没有老师,当然海量的资料不可或缺。
现在请问哪间教室里的学生更能学成?乍一看,答案很明显,当然是第一间教室机会更大,但是,中国汽车工业这几十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答案恰恰相反。
先来看第一间教室,表面上可牛了,什么都有,最勤奋的中国人,怎么可能学不会?但是有两个维度被严重忽略了。
第一,人家会真的让你学吗?
国外汽车品牌最核心的技术,是不会让你碰的。比如当年红旗和奥迪混线生产,要生产奥迪的时候,中国人都要回避。老师傅不会把核心机密给你看。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外国人当然也懂这个道理。
再比如,路风在书中描述了这样一个细节,中国汽车人员发现问题,想修改一个螺丝却得不到允许。“外方不允许我们修改任何一个螺丝钉,甚至某些时候你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原有图纸的这个螺丝钉设计错了……所有的改动,必须是在外方本部进行。”
这就叫确认权,也就是在产品设计图纸上签字的权力。无论是否确认批改,中方都没有权利知道为什么。
第二,严重碎片化,知识体系拼不起来。
你能知道一切细节,但是拼不起来一张完整的图。这是一个特别要命的问题。
比如,刘姥姥进大观园,最先学的是做菜。至于说贾府怎么在朝廷布局人脉,对不起,这是根本看不到的。让你进来看又如何?最后你只能学一堆外围的东西。这就像很多互联网大厂员工,待了很多年,只学会了做表格,做PPT。
对应到汽车产业,更是如此。汽车产业,所有零件都能国产化生产,但到最后不知道怎么拼起来,没有全局视角,一个汽车底盘都能把你撂倒,底盘的传动、悬挂和制动系统之间怎么配合,参数是什么,如何优化,你一概不知道。
好,现在出门左转,我们来看第二间教室。站在外部看,你看到的永远是劣势,他啥也不会。但是,走进去看,你能看到以下三个维度。
第一,我有一张清晰的图,知道自己缺什么,怎么学习迭代。
因为我自己造车,自己设计,我确实缺很多东西,那是有清单的,这时候全世界都是我的学习资源。比如缺设计,就去招人,付得起钱,招贵一点。付不起钱,招便宜点。比起隔壁教室,学习资源反而多了,这是一大优势。
大家想想20年前的奇瑞,自己造车,图很清晰,他想的就是怎么把汽车价格控制到3万元,然后在芜湖市场卖掉,根本不想别的。
第二,我知道什么知识我真的学会了。
李书福曾在采访中说,刚开始,我根本没能力研发产品,于是丰田出什么,我就出什么,丰田这么卖,一定有理由,我就跟,卖得好,我就问为什么,卖得差,我就改进,时间一长,我就有真本事了。
还有奇瑞,尹同跃曾说,自己开发的第一款车,想从芜湖开到合肥,给省委报喜,结果半道抛锚了,但是没关系,我知道不对了自己改,改到不抛锚,最后,不抛锚这个确定性目标我就学会了。
再想想隔壁教室里,做得不对了,他知道吗?他不可能知道,他的状态是永远在收集,至于为什么,怎么用,一概不知道。
第三,我一定能获得自己的独特优势。
举例来说,第一代吉利、奇瑞当然很差,但是没有优势吗?我卖不了豪车,我可以卖得便宜,在农村市场立足。当时,奔驰公司一度拆开了7辆哈飞(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的“中意”面包车,最终结论是“奔驰公司没办法在相应的价位上提供具有相应竞争力的产品。”奔驰固然好,但是在安徽芜湖那样的地方,做出3万块钱的QQ能够卖掉,你奔驰还真没那个本事。
要知道,奔驰不仅研究过哈飞,还研究过解放牌重型卡车。分析完以后,他们承认,无论如何也没法按这种价位制造出同样性能的卡车。
说到这里,我们就可以引出路风老师的洞见了,那么多年,阻碍中国汽车产业的,究竟是什么?很显然,不是缺技术,也不是缺钱,也不缺学习机会,更不缺市场规模。
所有的都不缺,缺的就是脑子里的蓝图,那张一定要造一辆自己的车的那张图。
在书中,路风老师表达了一个清晰的观点,自主创新的真正含义是:不自主,就没有创新,而不是通过什么方式创新的问题,如果汽车产业没有自主设计车型的意愿,那就永远没有创新。可见,对于创新来说,一个清晰的终极蓝图远比资源要重要得多。
也就是说,国产化率不是关键,重要的是重新定义问题,重新规划学习路径,学习的精力一点都不浪费,可最终变得可迭代,可进步。
按照路风老师的视角,我们可以用这样一个视角,去观察上海车展,乃至中国汽车市场,那就是所有车企博弈的根本,不是资源的博弈,不是技术的博弈,而是蓝图之间的博弈。